
★ AP:能否谈谈 SOM 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在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

那一时期,经济的解放和主要中心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引发了大规模的建筑热潮。城市发展要求专属的总体规划和大量的土地再开发:对复杂建筑和基本建设项目的需求激增,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最早一批实施新战略性总体规划的城市。
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机遇,SOM 于1991年在香港太古广场设立了首个中国办公室,作为亚洲市场的基地。2003年,SOM 上海办公室成立,更直接、高效地为中国市场提供国际一流的设计服务。
















“中国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设计师、工程师和规划师提出了考验,他们需要通过创新和协作满足处于变革中的国家的需求。”








SOM 也在最新的深圳微众银行总部项目中体现了对于未来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展望,创造了一个融合自然健康环境和数字化公司的全新办公空间。

★ AP:SOM 一贯坚持的设计方法论是什么?在中国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在世界其它地方很少有像中国这样,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大规模的城市开发中,全方位地探索可持续性设计。”

★ AP: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些年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在中国实践与在其它国家主要的差异在哪里?

这些开发典范、设计标杆、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范例,给中国的建筑和规划设计行业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项目本身。



★ AP:SOM 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技术主义倾向,在建筑结构方面体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请问 SOM 的建筑师是如何与结构师、当地设计院及施工方合作的?

















★ AP: 能否谈谈贵司在哪些部分希望未来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 AP:请问 SOM 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何规划?有何期待或担忧?





而我们将致力于把这些城市和地区转型成更加宜居、绿色的环境,在加强国际化与区域化联系的同时,践行以人为本的宗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在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心中,根植一种主人翁意识,一种对环境和地球的尊重和责任感。
傅萱
傅女士于1994年加入 SOM。作为开发亚洲市场的领军人物,她参与了大量国际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总体规划、办公建筑、大型多功能综合体、商业零售、酒店、交通以及会展中心等项目, 在设计、技术和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功能复杂,对技术要求要求较高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傅女士不断致力于在建筑和规划项目中倡导 SOM 始终推崇的可持续性设计。她认为建筑师对可持续性设计负有社会、环境和经济责任, 而这种责任感促使她帮助设计师、开发商和业主寻求更多的设计机遇,提升项目的价值。
傅女士在世界各地参与设计或管理了大量的不同功能的项目,其中包括上海金茂大厦、伦敦金丝雀码头、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16号地块项目、首尔三星大厦三期、北京凯晨广场、广州琶洲村改造4号地块项目、以及中山国际会展中心。
自1998年加入 SOM 以来,Scott 一直积极倡导公司的综合设计愿景,领导跨学科专家团队,实现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具有影响力的工程项目。他将统筹方法用于设计,融合城市化和可持续性领域的新兴理念和研究,注重生活质量、环境健康以及城市改善。
他在美国、亚洲、印度、澳大利亚和中东的综合体项目设计与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包括大型综合功能、交通运输、商业、酒店和住宅开发。Scott 在公司对芝加哥的全力投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Scott 的设计作品包括悉尼新建的市民和技术中心 Central Place Sydney;墨尔本日照响应型亲自然综合功能高层建筑 600 Lonsdale;纽约市宾州车站扩建的莫伊尼汉候车大厅;深圳市宝安采用自然通风的深圳农商银行大厦;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总部的竖向园区;以及 One Bangkok——一个拟在曼谷市中心16公顷土地上建造多座塔楼的可持续发展区,是泰国第一个以 LEED® 铂金级别认证为目标的社区开发项目。
Michael Duncan
Michael 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规划和设计各种规模的重要公共、学术、住宅、商业和交通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Michael 的建筑特点是清晰的几何形状、精心设计的体量比例、富有表现力的结构、高性能的建筑外墙以及高效的光线利用。
他的项目开创了针对环境责任和可持续性问题的精密、尖端的解决方案。他熟练专注于场所营造,领导设计了变革性空间,负责任地体现所在社区并与所在社区互动。
Michael 的重要设计作品包括旧金山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北京金融街、美国戏剧学院斯特兰剧院和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旧金山国际航站楼凭借标志性的设计和精致细节,为旧金山国际机场和旧金山市赋予了宏伟气势。北京金融街是一个占地8.9公顷的综合功能开发项目,为中国的首都城市打造了一个新的金融中心和重要的公共空间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