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会大厦

采用高效的工程解决方案,SOM在这座376米高的塔楼底部打造了一个宏伟的公共交通门户。 该建筑成为了广州快速发展的琶洲区的核心,同时也为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树立了典范。

项目概况
  • 状态 施工中
  • 完成年份 2024
  • 尺寸 占地面积: 6,909 square meters 建筑高度: 376 meters 楼层数: 60 总建筑面积: 209,300 square meters
  • 可持续性认证 CHINA GREEN LABEL 2 Star
项目概况
  • 状态 施工中
  • 完成年份 2024
  • 尺寸 占地面积: 6,909 square meters 建筑高度: 376 meters 楼层数: 60 总建筑面积: 209,300 square meters
  • 可持续性认证 CHINA GREEN LABEL 2 Star

市民中心

作为琶洲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广州商会大厦项目积极响应了该市致力于创建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承诺。办公塔楼从街道层面抬升,形成了一个壮观的“城市客厅”—-一个高22米的中庭,为人们进入广州公交系统提供了入口。

建筑采用偏置核心筒,以最大化景观视野,创造出连续、开敞的塔楼楼面。作为世界上采用偏置核心筒的最高塔楼之一,设计利用外部斜撑来抗侧力并将其荷载传输至角部。该设计为行人从下方的公交站点进行日常通勤创建了一个宽广的门户。该塔楼创新的结构体系、独特的市民空间、地处城市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其在天际线中脱颖而出的建筑造型,助力总部成为了该地区的标志性中心。

首层室内大堂由 22 米高的结构玻璃围合而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单块玻璃单元。玻璃外围护结构有利于将建筑周围的室外公共空间延伸至大堂,为访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大堂的设计包括建筑结构柱及支撑、天花板、通往下方商业和交通的下沉式广场。通过这些元素的巧妙融合,创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城市广场空间,成为了该地区充满活力的中心。

支撑体系和偏置核心筒共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办公空间布局的灵活性,扩展了优美的珠江景致。坚实稳固的支撑减少了对建筑核心筒的结构需求,有利于将自然光线引入一些通常较暗的空间,例如电梯、卫生间、楼梯和茶水间等。

公共电梯布置于重要的位置,以便人们在整幢建筑中便捷的通往商业空间。访客从大堂可便捷的到达下方的交通站点和停车场,以及之上两层的餐饮设施空间。塔楼的双层高空中大堂配有围绕会议室、健身俱乐部、餐厅和其他设施而设置的室外露台,可为使用者在搭乘班车和本地电梯时提供一个中转休憩的空间。空中大堂设有可自然通风的呼吸式外墙,提供了一个半室外的空间,便于人们享受宜人的天气。

最大限度提升舒适度的可持续性系统

该塔楼的设计以注重健康、福祉和无障碍为核心原则,目标是获得LEED-NC金级认证。设计团队在建筑的外围护、引入自然光、自然通风和气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人体舒适度。设置于外墙表面的横向遮阳肋可提供直接遮阳,同时还有利于将自然光照间接反射至室内空间。每层楼底部的线性通风口可完全开启,提供新风以及局部定制温控。彩釉玻璃具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度和半透明度,有助于日光控制和保护隐秘性。

Brian Lee

我们在方案中所采用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幢独具风格且以市民为本的建筑,充分响应广州当地的文化、气候和地域特点。设计采用大胆、清晰的结构体系,创造了一个高效的办公场所以及充满生机的首层公共空间。

Brian Lee

利用工程设计改善公共空间

塔楼的结构系统采用抗侧力策略,在塔楼周边三个主面设置巨型支撑框架系统,以及在偏置核心筒与办公空间之间设置偏心支撑框架。该解决方案简化了与机电专业的协调工作并最大化了吊顶的高度。偏置核心筒采用钢框架系统,与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方案相比,在地震作用下效果更优。塔楼三个面的支撑与重力钢架分离,与建筑外墙设计完全融为一体。

为了打造首层的“城市客厅”——42米×44米的无柱空间,塔面中间的柱子通过钢桁架进行转换,塔楼内部办公空间的四根柱子倾斜并在七层与首层的八根角部巨柱融合。该设计为建筑提供了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公共空间。

default
default

More Projects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