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 为广州白鹅潭设计的“聚龙湾区城市设计项目”位于建设中的白鹅潭核心商务区以南,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农业和工业中心。早在九世纪,上述地区就因花卉盆景而闻名,之后又成为沿珠江后航道的码头仓库和工业制造区。时至今日,作为广州西部经济振兴的关键节点,这一地区正在经历再次转型。
充分发扬场地特色的城市更新
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及工业重镇,白鹅潭聚龙湾区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历程,这里完整保留了这座城市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遗产,更有历史悠久的聚龙村,富有旧工业遗址风情的江岸及河涌景观。
SOM 的设计将目前分散各处的现有开放空间和历史热点因地制宜地串联起来,编织成一个整体性框架,并将其连接到区域生态走廊——这就构成了总体规划的主干部分。
以历史文化脉络、公共交通和景观塑造富有变化的城市形态
在场地的中心,蜿蜒的中央云彩公园界定出一个建筑高度适中的高密度城区。考虑到周边丰富的历史性地点和文化元素,保持适宜的建筑尺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轨道交通便利的位置,科创文创产业半岛区提供灵活的办公空间和融合多种功能的环境,吸引初创及中小企业,形成活跃的城市中心。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相对塔楼组团来说较短,可在场地开发前期就确立区域的识别度。
建设强度较高的塔楼区域向南北两端展开,这就让欣赏珠江后航道和公园的景观视线达到最大化,并形成富有韵律的天际线。
新的开发将为历史遗产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公共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会提升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和价值。对新与旧、高与低的战略性布置,项目力求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新与旧的融合对比:塑造多元化的场所
在对历史文化和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修缮的同时,我们并不将它们作为“化石”而孤立起来,而是将历史建筑融入当前的社区生活,赋予它们新的角色和功能。
具体到每个历史元素,根据其风貌、保存的完好程度和周围条件的不同,SOM 设计了一系列根植于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历史保护和活化利用策略:
① 保护和修缮;
② 适应性再利用:对历史建筑进行重新定位和改造,满足新的需求;
③ 在场地中精细植入新增的开发项目:以历史脉络驱动周边植入开发的城市形态,以加强建筑群的独特风貌;
④ 原址加建:在广州柴油机厂的历史建筑之上加建,建立新与旧、重与轻、刚性与流动之间的对话;
⑤ 从历史元素中提炼设计语言,在尊重过去的同时引入大胆的景观和建筑姿态。
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社区凝聚力
新的公共河岸和蜿蜒的中央绿廊公园中镶嵌着众多文化和艺术目的地,为广州西部城区的居民提供服务。位于历史工厂区和地铁站塔楼区的创新中心和探索馆为创新者和企业家提供了培育创新的环境。
沿沙涌和中央公园布局的住宅区享有开阔的景观视野和开放空间,社区配套设施均位于五分钟的步行范围之内。居住社区将迎接坑口村和花地村的“在地复建”安置村民,也将为那里提供急需的新住房。
新的社区配套设施布局尽可能地邻近老广场和祠堂,上述地点都靠近历史上村庄的社区中心,在保留回迁村民记忆的同时,为新迁入的居民提供了解历史的机会。
韧性城市:为城市安全而设计
开放空间能净化空气和水,且从场地上任一地点步行三分钟均可到达。公共空间及街道的设计优先考虑行人安全和体验。街道、小巷、小径和自行车道对积极活力的生活方式提供支持。
密集编织的步行网络被 80 米宽的区域主干道一分为二,在这里,步行天桥系统结合绿化和休憩空间,形成高架公园,可直接通往周围的建筑物和地铁系统。下沉广场的多层平台模糊了地上与地下之间的界限,为进入地下步行系统的行人提供舒适体验。地下步行路线的沿线布置了各种活跃设施,在炎热的夏季和漫长的雨季提供与地铁站之间的连接,为行人遮雨蔽日。
开发地块和公共领域中的元素共同组成基于自然的雨水管理系统和蓝绿基础设施。该项目将就地收集和管理 85% 的雨水,结合灰水收集与处理,最大限度地进行水资源的再利用。在旱季减少低水位造成的河涌水质问题,并增强场地韧性,在雨季时抵御洪涝灾害。
项目设计导则鼓励建筑设计延续 SOM 岭南建筑在适应气候方面的设计传统,融合室内外空间的灵活过渡,并采取了降低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